科技使舞台更美丽-从多明戈演唱会的音响谈起
日前到上海大舞台欣赏多明戈演唱会,事先听到了很多“听多明戈用话筒扩音的歌声,还不如回家听CD”之类的话。但演唱会后,仔细留意听众反映,居然没有发现有人对音响产生异议,一些音乐爱好者还对音响效果赞叹不绝。上海大舞台是一座可容纳万名听众的剧场,能够将国际大师级的音乐会举办得如此成功,足可体现上海的风采。
音 更 优:这台演唱会没有使用过去人们所见到的一座座小山似的音响设备,只在舞台前沿上方,悬挂着两套弧形的音响系统。文广局舞美中心总经理石士昌告诉记者:“这种JBL音响系统是高科技设备,我们还是第一次使用。”据了解,为了制作这台演唱会,主办方请来了美国音响专家,对每一个观众席都进行了声音传递实验,取得数据后,再在调音系统的电脑里,编写这套音响系统的声音效果,设计各个受听区域不同的延迟程序,不论离舞台远近,每一个区域的听众听到的歌声是同时的,消除了大型场所放音通常会出现的回声。据了解,上海体育场今年以来也在测试各种高科技音响系统,力争让观众在欣赏大型演唱会时,也能获得满意的听觉效果。
石士昌说,多明戈演唱会的舞美设计,也采用了高科技手段。整个舞台仅使用了天幕和华表、布幔,没有复杂的布景,但演出时,台上灯光千变万化,色彩丰富绚丽,这主要是靠舞台上下前后设置的120只电脑灯来完成的。这是一种最新型号的电脑灯,光谱范围非常宽,通过设计编程,可以产生奇异的色彩组合。他感叹地说:“我从事舞美工作数十年,亲眼目睹舞台技术的变化和发展。如今,高科技使得舞台更加美丽了”。
舞 更 美:近年来,上海的文艺舞台越来越精彩纷呈,而其中也离不开高科技的一份功劳。人们在上海 大剧院观看演出时,可以看到乐队从地下“冒”出来,道具从台侧自动“走”出来,演员从空中“飞”下来,舞台区前后左右都能实现升降移位,这一切都是通过电脑程控技术操作的。
一般的剧院,用来吊布景的吊杆有30根就不错了,而大剧院的舞台上吊杆有58根,而且全部是电脑程控的。大剧院技术部门负责人解释电脑程控舞台的功能时说:“演出一开始,舞台上所有的变化,都进入了电子智能程序的控制之中,电脑配合着表演,制造出人工操作难以想象的动作。”过去,一台演出进行之中,打灯光的、搬布景的、扯吊杆的、拉大幕的……要有数十人在台后忙碌。如果同时换景,大剧院的这些吊杆就至少需要58个工人进行操作。现在只需要二三人坐在操控台前就能完成了。
今夏,音乐剧《悲惨世界》来演出,剧组的老外们看到上海有这么先进的舞台设施,大为吃惊。于是他们动足脑筋充分利用,让庞大的街垒装置、转动的表演区,与智能程控技术相结合,进行了该剧十多年来的首次“电子化”演出,结果大获成功。据悉,整个大剧院的舞台管理系统采用了以工控机为主体的实时控制网络和计算机局域网络。这种先进的技术管理,可以为艺术家的舞台创作增色添彩。
色 更 艳:在上海的舞台上,人们经常会发现各种高科技技术带来的变化。顶替幻灯机的帕尼灯和替代电影放映机的巴可灯,只要用电脑控制,就可以在舞台的天幕上,播映出鲜艳亮丽的景色。这类新型舞台成像技术的运用,也启发了艺术家们的创作思路,多媒体音乐会、多媒体舞蹈等融合科技因素的表演形式,已经在申城舞台屡见不鲜。
上海歌剧院舞美工场负责人许晓明说:“以前的字幕,都使用幻灯片。制作时,先要请人用特制的油漆,在塑料片上写文字,然后涂上化学溶液融蚀。戴上口罩还是抵挡不住刺鼻的气味,而且要花好几天才能制作好灯片。现在,只要把所有的文字录到电脑里,演出时操作笔记本电脑,就可以让观众在电子字幕上看到清晰的字幕了。”他感慨道:“高科技设备不停地出现在舞台上,甚至连激光、水幕等,也走到了前台直接加入表演了”。
随着中国申办上海世博会的成功,将有越来越多的新科技融入舞台。高科技,使文艺舞台更美丽了。
- 本文由新民晚报提供 -